2025年3月30日00时05分,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搭载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一、基本信息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一院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基础上,通过组合化设计研制的一款三级半中型运载火箭,一、二子级和助推用的是长征七号的一、二子级和助推,三子级用的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三子级,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TO运力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长征七号甲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米,助推直径2.25米,高度60.13米(使用4.2米整流罩状态)、60.7米(使用双主星整流罩状态),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助推器与芯一级集束式分离技术的捆绑火箭。此外,长征七号甲在研制过程中也突破了大长细比火箭姿态控制技术、适应典型故障模式的制导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2020年3月16日,长征七号甲首飞,飞行到168秒时,火箭突然失控,发射任务失利,失利原因为助推器氧箱出流口发生了空化现象,导致泵入口压力降低,不满足发动机工作的下限要求。
二、火箭构成(一)一子级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一子级直径3.35米,装配2台固定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是我国第一代120吨级富氧预燃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海平面比冲335秒。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一子级在设计过程中减少了加注量,从而使助推和一子级不分离,减少了一次分离环节,使火箭捆绑连杆结构更加简化。(二)二子级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二子级直径3.35米,装配4台YF-115液氧煤油发动机,两机固定、两机双摆。YF-115由六院研制,是一款高空富氧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YF-115具有很大的科研意义,验证了我国设计制造补燃循环低温发动机的可行性,但YF-115的推力偏小,难以完美地适配中大型运载火箭的二级,因此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二子级工作段需要发动机提供正攻角来对抗重力损失,严重降低了运力。此外,相比于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也对二子级进行了缩短处理,质量从长征七号的106吨缩减到62.2吨,用于弥补YF-115推力偏小的缺陷。(三)三子级长征七号甲的三子级与长征三号乙的三子级基本相同,装配2台并联YF-75氢氧发动机,双机双摆。YF-75单台真空推力8.5吨,真空比冲438秒。作为我国第二代氢氧发动机,YF-75采用的是燃气发生器循环,由于循环方式简单,导致比冲相对不高,而且推力偏小。(四)助推器长征七号甲带4个助推,每个助推直径2.25米,装配一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长征七号甲的助推与一子级不分离,而是作为一个组合体跟二子级一起分离。起飞时,一子级发动机先点火,然后助推发动机点火,助推和一子级总共6台YF-100提供起飞推力727吨,起飞推重比1.27。三、发射记录截至目前,长征七号甲总共发射9次,全部是GTO,所有发射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发射,其实长征七号甲也具备在内陆发射场发射的能力,但是目前未在内陆发射场发射过。9次任务中,1次失利(首飞),8次成功,发射成功率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