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尽管有新技术,航天工业仍坚持使用一次性卫星模式

华盛顿——尽管卫星部署激增,但自1957年人造卫星发射以来,航天器的基本作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建造、发射、使用、丢弃。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 7 月 10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即使新技术有望使卫星在轨道上服役,这种方法仍然存在。

“自人造卫星问世以来,几乎所有卫星都是'一次性使用':在地球上组装,在太空中持续使用,除了通信之外没有外部干预,当不再发挥作用时被丢弃或遗弃,”GAO 在其对太空服务、组装和制造 (ISAM) 能力的分析中表示。

一些 ISAM 技术并不新鲜。2007 年,DARPA 的 Orbital Express 任务成功演示了在轨加油和自主卫星服务。然而,该计划被搁置了,因为五角大楼认为没有行动要求。军方传统上为一次性任务设计卫星,避免了太空物流的复杂性。

DARPA 的地球同步卫星机器人服务技术计划于 2026 年部署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SpaceLogistics 的飞行器上,该飞行器将尝试将推进模块连接到卫星上。SpaceLogistics 已部署了两辆任务扩展飞行器 (MEV),以延长两颗 Intelsat 通信卫星的寿命,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提供商业在轨服务的美国公司。

尽管如此,GAO 报告指出,尽管取得了这些技术里程碑,但 NASA 和国防部都对全面承诺犹豫不决。美国宇航局最近取消了其备受瞩目的 OSAM-1 任务,并且不需要为即将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提供太空加油能力,尽管它将部分维修。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继续通过实验镜头看待 ISAM,包括 Astroscale Prototype Servicer for Refueling (APS-R)、Orbit Fab 的燃料库和 Tetra-5 演示等项目。但正如 GAO 所指出的,“没有计划在服务范围内对可维护性提出有意义的要求。

小型卫星星座的激增——尤其是在近地轨道上——也影响了军事思维。较短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成本降低了维修而不是更换的动力。

采用缓慢反映了卫星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调问题。运营商不会设计带有服务接口的航天器,因为很少有提供商提供这种功能。服务提供商不开发 ISAM 基础设施,因为旨在提供服务的卫星的需求有限。

“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GAO 说。

其他障碍包括分散的法规、验证 ISAM 技术的有限测试平台、阻碍国际合作的出口管制,以及加油港等关键接口缺乏广泛采用的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