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助力尼泊尔综合旅游保障项目
我国新款舱外航天服工作寿命由3年15次提升到4年20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尹锐:现在在轨的航天服的编号是A、B、C,大家也都知道,A是红色,B是蓝色,B是金黄色。舱外航天服D、E,它的研制编号是D和E,它的颜色还是红、蓝。他在经过了我们前期大量的研制工作以及在轨数据的整理,还有在轨建立的寿命评估模型的技术评估基础上,按照持续改进、稳妥创新的思路,我们将它的在轨的工作寿命由3年15次提升到了4年20次,意义对于在提升工程成本的使用效率上,还有在轨的个体防护装备能力上,都有技术上的提升,我国首个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AliCPT-1在西藏阿里海拔5250米处建成并完成首光观测,成功捕获月球、木星150 GHz清晰图像。核心设备“阿里原初引力波一号望远镜”由中科院高能所联合国内外16家机构历时8年研制,实现远程操控和数据回传,验证了关键指标。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原初引力波探测领域的空白,对检验宇宙起源理论、发展低温超导探测器及微波背景辐射研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并与美国主导的南极、智利实验并列全球三大基地之一。
7月1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上海召开首次供应商大会,50余家军工央企、科研机构、高校及民企代表出席。大会以“廉洁、强韧、数智”为主题,董事长陈锡明提出“五要”:政治站位对接国家战略;系统思维打造韧性供应链;质量至上守航天生命线;自我革命共建廉洁生态;强化保密共守安全底线。会上授牌成立供应商管理中心,颁发首批一级供应商证书,强调携手构建清朗共赢的装备产业生态,合力打赢装备建设攻坚战。7月15日,中尼在加德满都启动尼泊尔综合旅游保障项目,北斗系统首次以短报文商业闭环模式落地海外。项目整合保险、救援、急救、卫星通信及综合平台,利用北斗精准定位与短报文功能,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中方代表称,此举将北斗技术与尼需求深度融合,打造全球旅游安全新范式;尼方表示,该合作将助力尼泊尔建设安全可靠的度假目的地,为两国建交70周年献礼。 日前,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南部赛区选拔赛在湖南省南岳衡山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开幕,来自湖北、广西、贵州、福建4省区及湖南省衡阳市的近2000名青少年参赛。此次大赛是落实航天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文旅+科技”“航天+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大赛设置不同竞赛单元。“航天创意”单元中,参赛选手们用创新描绘火星家园;“机器人”单元里,智能机械臂精准完成货物搬运;“星际探索”单元中,选手们通过编程操控无人机穿越模拟陨石带;“火星家园”单元则要求团队协作搭建可持续生存的太空基地。赛事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美萤火虫航天公司7月11日向SEC递交IPO申请,拟纳斯达克挂牌“FLY”。公司2017年成立,主打Alpha小型火箭、Eclipse中型火箭、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及Elytra轨道器。3月2日,蓝色幽灵1号成功登月,已获2份NASA合同+1份商业订单。2024年营收6080万美元,亏损2.31亿美元;2025Q1营收5590万美元,仍亏6010万美元,总负债1.736亿美元。IPO资金主要用于偿债、派息及运营,现有储备订单11亿美元。据2025年7月16日报道,SpaceX公司正在研发第三代星链,提供媲美地面光纤的千兆网速,网络延迟低于20毫秒,预计于2026年使用星舰发射,每次发射约50颗。每颗第三代星链卫星为地面用户提供>1000Gbps的下行链路容量,以及>200Gbps的上行链路容量。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最初希望在2024年发射第三代星链卫星,但星舰的发射尚不成熟,迫使他推迟了发射安排。过去一年里,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执行了100多次星链发射任务,入轨了2300多颗星链卫星,全球活跃用户超过600万。目前在轨的星链卫星有7800多颗。 核热推进与核电源可显著缩短行星际航行时间、提升载荷能力华盛顿消息,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敦促美国加快发展太空核动力系统,以应对中俄等国的竞争,但未明确由哪家机构主导。报告指出,核热推进与核电源可显著缩短行星际航行时间、提升载荷能力,对国家安全与深空探索至关重要。当前,NASA与DARPA合作的DRACO核热推进演示项目正稳步推进,计划2027年测试;NASA另拟2030年代初用核电推进载人火星任务。然而,研究认为进度仍滞后,建议白宫明确牵头部门,统筹预算、法规与供应链,并强化跨机构协作,确保美国在该战略领域领先。 7月15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ASC)以55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草案。法案正式授权五角大楼大规模采购商业卫星遥感数据,并将商业遥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同时继续推进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金穹”导弹防御计划,尽管民主党对其成本与可行性持保留意见。该草案下一步将送交众议院全院审议,为美军太空感知、反导能力及商业航天产业带来深远影响。英国航天局最新研究显示,卫星技术已深度渗透英国经济,2024年度为金融、交通、农业、应急等关键行业提供定位、通信、遥感服务,带动产值约占全国GDP的18%,较五年前提升近3个百分点。报告认为,脱欧后英国加速构建“主权太空能力”,持续投入低轨宽带、地球观测与导航增强项目,使卫星数据成为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政府计划2030年将商业航天规模扩大一倍,并推出监管沙盒、保险基金等措施吸引全球资本,进一步巩固英国在全球卫星服务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美国太空军低轨军事通信星座MILNET成最大“预算缺口”优先项目美国太空军在提交给国会的2026财年“未获资金优先事项清单”中,将名为MILNET的泛低轨军事通信星座列为头号需求,预计需追加逾40亿美元。MILNET拟部署数百颗小型卫星,提供全球高韧性、抗干扰的战术与战略通信服务,以补强大国冲突下的现有卫星通信体系。太空军认为,面对对手反卫星能力快速升级,传统地球静止轨道平台愈发脆弱,必须转向分布式低轨架构。尽管项目尚未获得正式预算,太空军希望国会通过追加拨款尽快启动星座部署,并同步推动商业卫星资源整合与激光星间链路技术验证,确保2028年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继英伟达 H20 后,AMD 确认将恢复向中国出口 MI308 芯片美国商务部最近通知其 MI308 芯片的出口许可证申请将继续推进在英伟达(Nvidia)宣布其 H20 芯片在中国的销售获得美国政府批准仅数小时后,AMD 也确认将恢复向中国出口其 MI308 芯片。AMD 向 Tom's Hardware 表示,其出口芯片的许可证申请将进入审查阶段,且预计这些申请将获得批准。此前,英伟达已宣布将恢复其 H20 芯片在中国的销售。AMD 表示,美国商务部最近通知其 MI308 芯片的出口许可证申请将继续推进,AMD「计划在许可证获批后恢复发货」。AMD 在一份声明中还表示:「我们对特朗普政府在推进贸易谈判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对美国人工智能(AI)领导地位的承诺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