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从“一箭多星”到“批量造星”

仲夏的午夜,距地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景泰四号02A"卫星正掠过海淀上空。这颗由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卫星,搭载着亚米级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将北京城的夜景尽收眼底——中关村大街的光带如动脉搏动,航天城穹顶似明珠闪烁。

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是国内首批以卫星研制为核心的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高恩宇阐释卫星命名深意:"'泰'是国泰民安,'景'是盛世景象,愿卫星记录下祖国祥和昌盛的画卷。"

2017年,高恩宇离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投身商业航天领域。"这是个能将个人理想、国家意志与人类未来结合的行业。"他回忆道,"创业之路无前例可循,当国家开放民营航天准入时,我们意识到核心技术才是根本。"

创业初期,团队选择攻坚卫星自主研发,从微纳卫星起步。2019年12月,微纳星空自主研制的三颗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入轨,实现民营卫星首次"一箭多星"。此后接连创下纪录:发射我国首颗民企制造的0.5米光学卫星、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等。截至2024年6月,已成功发射27颗卫星,并跻身商业航天独角兽行列。

在微纳星空先进装备制造实验室,完善的测试条件显著提升了卫星研制效率。公司正在建设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50颗以上。支撑规模化生产的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六大平台保障卫星实现"快速、先进、经济、可控"的研制目标。

"回顾近8年发展,我们已能实现多颗不同技术状态卫星的并行研制、同时出厂发射。"高恩宇表示,"大规模星座组网是必然趋势,公司着力攻克技术难题,已掌握40余项关键技术,拥有专利超300项。"

从最初1000平方米的微小卫星厂房,到如今打造智能化产线,企业正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产能保障,微纳星空正承担起更多国家主导的系统级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