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关于垣信发射服务(包件二)的分析

2025年7月23日,上海垣信卫星公司发布2025年运载火箭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其中包件二要求提供3次一箭18星发射服务,服务周期为合同签订后至2026年3月。

招标详情显示,投标产品需具备800公里近极轨道不低于4.8吨的运载能力,且须承诺在2025年12月底前完成首飞。项目最高限价设定为每公斤50,000元(含税),采用在轨交付模式,费用涵盖发射场使用及第三方责任险等全流程成本。开标时间确定为2025年8月11日10时30分。

从竞标条件分析,民营火箭企业面临运力、价格、研制进度和发射资源四重挑战。当前在研且完成大型地面试验、有望满足首飞时限的火箭包括:天龙三号、朱雀三号、力箭二号、双曲线三号、智神星一号、引力二号及元行者一号。

运力要求成为关键门槛。现有成熟民营火箭中,朱雀二号E和引力一号的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分别为4吨和4.2吨,均未达招标标准。在研型号中,智神星一号(700公里SSO运力3吨)竞争力较弱;引力二号(500公里SSO运力15-20吨)、朱雀三号(LEO运力11.8吨)及天龙三号(500公里SSO运力10-17吨)在运力参数上更具优势。

发射资源制约同样显著。2025年底前完成首飞需依赖酒泉或海南发射场。目前仅有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和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在酒泉建成液体工位。海南商业发射场今年仅执行两次任务,在星网工程优先级提升背景下,其对新火箭的保障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价格因素需考虑长期竞争力。力箭二号与双曲线三号采用的CBC构型面临回收技术挑战,且使用航天科技六院YF-102发动机可能受产能限制推高成本。可回收火箭技术路线对未来定价具有持续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