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2025中国商业航天10大产业集群——海南文昌总装/发射一体化产业集群


图片
海南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巨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发射中心。围绕这一核心优势,文昌正在打造商业航天创新产业高地。今天我们来聊聊:2025中国商业航天10大产业集群——海南文昌总装/发射一体化产业集群。
1
海南文昌总装/发射一体化产业集群
文昌航天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作为中国首个低纬度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北纬19度,更接近赤道。这意味着文昌航天发射场拥有中国4大发射场中最大的自转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在这里发射火箭可以大大减少火箭燃料的消耗量,对比高纬度发射场,同型号火箭运力可增加10%左右。同时,在文昌建设发射场还可通过海运解决大直径火箭运输的难题,我国第一个5米直径火箭长征五号,就在这里完成首飞。在这里建设发射场,还能依靠广袤的海洋,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完成火箭海上回收任务等。随着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文昌国际航天城顺势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产业高地,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火箭院海南总装测试中心、星际荣耀总装复用厂房等项目在这里拔地而起,星际荣耀首艘火箭回收船“星际返航”号也将在这里服役。围绕着火箭与卫星总装、火箭回收复用、卫星数据应用等产业,文昌已经逐渐形成总装/发射一体化的特色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图片
2
产业聚集度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入驻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和机构。2023年,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完成营收221.01亿元、固投63.22亿元、税收7.02亿元,分别增长106.9%、43.5%、36.3%,增速分别排名全省重点园区第二、第二、第三。
图片
3
产业布局
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文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区域。产业发展主要围绕“两场”、“三链”的核心优势展开。其中两场分别是“文昌航天发射场”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凭借两大发射场的带动能力,发展出了以“航天特气”、“航天文旅”为主的产业链。“三链”则是指:以火箭院、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为链主的火箭产业链;以中国商星、蓝箭鸿擎等为链主的卫星产业链;以国家航天局高分中心、中科院空天院等为链主的数据产业链。图片
4
重点公司
根据企业所属不同领域划分,文昌航天产业重点公司包括:
火箭总体企业:火箭院、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箭元科技等;
卫星总体企业:中国商星、星元卫星、鸿擎科技等;
发射服务企业:海南商发;
特种气体企业:锋利气体、九丰能源等;
卫星部组件企业:国星飞测(元器件测试)、微焓科技(热控)等
卫星应用企业:农乐南繁(航天育种)、自由流交通(北斗导航)、航天超算智慧(大数据超算中心);
卫星测控企业:航天驭星等;
航天旅游企业:极星陨石博物馆、中旅航天等。图片
5
技术突破
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我国首个低纬度发射场,见证了中国首个5米直径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同时,这里也是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系列火箭的发射地。
文昌也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024年12月,我国首个4米级直径的液体火箭长征十二号火箭在海南商发二号工位首飞。
2025年8月5日,星际荣耀的万吨级运载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顺利下水,这艘回收船是我国首艘火箭回收船,未来将在文昌执行双曲线三号火箭的海上回收任务。图片
6
政策支持
文昌作为海南省商业航天产业的主要聚集区,获得了海南省的大力支持。2025年8月4日。海南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商业航天列为海南三大未来产业之一,作为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针对文昌市特色航天旅游市场,文昌市政府也发布了《文昌市规范航天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办法》,规范航天旅游市场。
图片
7
未来发展
凭借着低纬度发射带来的组网优势,未来,文昌将会成为星网、千帆等中国巨型互联网星座的主要发射地,中国在研的多款可回收火箭也将在这里完成“航班化”发射。而随着文昌总装-发射-回收-复用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逐渐成熟,文昌将会发展成为中国的“卡角”。
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