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卫星发射活动呈现密集态势,标志着卫星互联网建设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8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4组卫星。此前一周内,我国连续完成多次卫星发射任务,包括8月4日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7月30日的低轨06组卫星以及7月27日的低轨05组卫星发射。这种高频次发射节奏反映出我国卫星互联网正迈入放量组网建设的关键时期。
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发射足够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构建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体系。产业发展路径日趋清晰,在制造端技术创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入使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并提升运载能力。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发射场已圆满完成四次发射任务。其中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07组卫星均在此发射,实现五天两发的高密度发射频率,体现了我国商业航天能力的快速发展。
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度不断加深,银河航天承担了07组卫星研制工作,这是民营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该公司卫星智慧工厂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系统,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年产能可达百颗以上1000kg级卫星。
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生态建设。通宇通讯的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已形成地面站终端、卫星载荷及终端应用等产品体系,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中兴通讯全面布局手机直连卫星、宽带卫星服务等前沿技术,具备卫星通信系统组网规划能力,并积极发展激光通信技术。海格通信深度参与天通卫星系统与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其天通手持终端、射频芯片已规模化应用,同时开发面向低空飞行器的通导融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