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 Lab仍致力于在今年年底前实现Neutron火箭的首次发射,但公司高管承认该时间表没有任何容错空间。
在8月7日讨论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Rocket Lab首席执行官彼得·贝克(Peter Beck)介绍了这款中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进展。他表示:"我们仍在全力争取年底发射。目前Neutron项目处于绿灯状态,这意味着每个环节都必须按计划推进才能维持现有时间表。"
贝克暗示完全按计划执行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不会为了赶进度而冒险发射未准备就绪的Neutron。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来看,推迟几个月根本无关紧要。"他强调:"绝不会为赶工期而偷工减料。"
虽然贝克没有具体说明可能导致发射推迟至明年的问题,但透露公司仍在努力降低火箭推进系统的风险,并完成第一级的集成测试工作。
Rocket Lab已建成Neutron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和测试设施。目前每11天就能生产一台Archimedes发动机,每天进行三到四次发动机测试,包括模拟完整任务时长的持续点火。贝克表示:"从性能角度看我们对Archimedes非常满意。"挑战在于不仅要测试上升段性能,还要验证再入和着陆时的表现,"这是个更复杂的认证过程,因为我们要同时验证上升和下降阶段。"
位于弗吉尼亚州瓦勒普斯岛的Neutron发射场LC-3也接近完工,将于8月28日举行剪彩仪式。贝克称:"LC-3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国家资产。"他提到其他主要发射场存在瓶颈问题,"这凸显发射场多样性的重要性"。
贝克表示将坚持Neutron的渐进式发射计划:首年1次,次年3次,第三年5次。被问及是否考虑加速时,他解释:"需要时间消化每次飞行的经验教训。"他对首飞设定了高标准:"成功标准绝不是简单的离开发射台。对我们来说,Neutron成功发射意味着要准确进入轨道。"
在助推器回收方面则有更大宽容度。首飞计划在海上进行"软溅落",后续任务才会使用回收船。贝克表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就算首飞没能实现软溅落,也有学习调整的空间。"
(配图:Rocket Lab中型运载火箭Neutron效果图)
评估参与特朗普"金穹"计划的可行性
与美国航天业多数企业一样,Rocket Lab正在评估如何参与"金穹"(Golden Dome)导弹防御系统,尽管该系统架构细节尚未公布。贝克指出:"1750亿美元的金穹计划可能是国防部迄今最大采购项目之一,我们处于把握商机的有利位置。"
关键因素在于公司即将完成对军用航天器传感器制造商Geost的收购。该交易已通过反垄断审查,预计将"很快"完成。贝克表示:"这将为下一代导弹防御计划确保关键技术的国内供应链。"他认为Rocket Lab的参与不仅限于提供传感器或导弹预警卫星,还包括Electron和Neutron火箭,以及为太空发展局跟踪层建造通信卫星的现有合同。
贝克以亚轨道版Electron火箭HASTE为例,预测为支持金穹系统测试验证的需求可能增长。谈及HASTE市场前景时他表示:"预计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