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资本与产业双驱,万亿商业航天爆发

8月13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8月以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5天内连续完成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二号火箭发射,创下我国高密度发射新纪录,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加速释放2.8万亿元市场规模,资本与产业正迎来双重爆发。

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已超过去年同期,多款新型号或可复用火箭计划在2025年完成首飞。证监会于6月18日发布IPO新政,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尚未盈利”企业上市绿色通道,自7月29日起,蓝箭航天、屹信航天和中科宇航三家商业航天企业相继启动IPO进程。蓝箭航天被称为国内“最像SpaceX”的火箭企业,2022年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复用低空工程试验的公司,其朱雀二号液体火箭已商业化运营,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今年首飞并回收。

屹信航天是卫星通信载荷领域的隐形冠军,通过新算法和新工艺实现载荷小型化,单颗卫星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功耗降低40%,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提供物联网载荷。中科宇航作为商业航天“国家队”混改样本,其力箭一号固体火箭已商业化运营,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8月底首飞。此外,星际荣耀在7月披露上市辅导进展,其双曲线一号火箭曾于2019年实现国内民营商业火箭首次入轨,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今年首飞及回收,其“星际归航”号火箭回收驳船已下水。

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星际荣耀估值约150亿元,四家企业总估值超500亿元。年初,星图测控以“北交所商业航天第一股”身份上市,截至8月14日收盘,股价从发行价6.92元飙升至69.7元,涨幅超907%,市值超百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科创板绿色通道将鼓励更多商业航天企业上市,产业链关键企业标的有望增加。

今年以来,卫星组网发射显著提速,大型低轨卫星组网频率从间隔两个月提升至“月发”甚至“9天3发”。GW星座已完成八组卫星在轨部署,预计2030年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之后年均发射量达1800颗;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中航证券、民生证券等研报认为,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组网期,叠加IPO融资加速,上游卫星研制企业将收获大量订单,批量化生产正形成。银河航天通过模块化设计缩短80%研制周期,吉利卫星工厂单星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年产能力500颗,成本下降45%。分析人士表示,卫星企业正从低货量高成本阶段转向高需求降成本,上游核心部组件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火箭作为卫星入轨的关键,目前低轨卫星发射以“长征”系列为主力,但民营火箭如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技术成熟后,发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吸引卫星企业选择。华泰证券指出,火箭产业环节或实现重点突破,上游供应链如箭体结构件、发动机结构件及测控服务企业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增长。下游应用端围绕“通、导、遥”三大板块拓展,2025年以来三大运营商推出卫星通信服务,中国卫通发布消费级产品,华为手机支持卫星直连,卫星通信正从应急工具升级为常态化服务。中航证券预测,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年复合增速约15%,卫星遥感需求增速恢复至30%,可关注低轨卫星互联网配套、地面终端及交叉领域如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

商业航天赛道正以500亿估值为起点撬动更广阔价值空间,上游核心部组件及下游应用企业借规模化发射有望率先迎来业绩爆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