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城市更新等举措,彰显着中国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其深层内涵在于发展理念与格局的革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新引擎: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科技创新置于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固态电池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成功揭示短路机理,为电池开发提供理论支撑;青岛生物能源所开发新型硫化物电解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突破锂元素检测难题,推动实验室成果加速转化。我国高质量科技供给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重大成果涌现:福建舰下水、"天宫"空间站运营、石岛湾核电站商运、"嫦娥六号"月背采样、C919商业飞行等。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全球最大的研发队伍和百强科创集群为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塑造新优势: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化体系
产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在传统产业领域,柳钢集团通过"数智钢卷AI助手"优化生产成本,去年研发强度达3.6%,形成核心专利203件,印证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方面,商业航天迎来爆发期:银河航天首次批量承担国家卫星发射任务,朱雀三号等新型火箭试验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常态化发射。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达147.2万件。未来产业布局同步推进,中电信量子集团"天衍"云平台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推动量子技术实用化。美国彭博社预测,2026年中国高科技产业占比将增至19%。
打开新空间: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力
内需市场持续释放新动能。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并与清华合作研发AI及固态电池,折射出中国市场正引领全球需求趋势。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京东MALL融合科技体验吸引客流,"智能+"产品、IP衍生品、城市漫步等成为消费热点。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新能源车零售量增长33.3%。服务消费表现亮眼,零售额增长5.3%,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城市更新激活空间价值:浙江台州官河古道结合AR技术打造元宇宙街区,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上海优化停车系统,潍坊建设市政"智慧大脑",黄石工矿旧城转型"生活秀场",彰显城市作为创新载体的枢纽作用。
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开拓内需增长空间,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将持续拓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与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