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太空相机:星辰大海中的千亿级视觉革命

图片
为了促进商业航天各细分领域之间交流互动,你好太空开通了专家专栏。邀请各细分赛道创始人、技术负责人、资深专家等行业一线大拿撰稿,分享关于行业进展、技术路径、市场前景等话题。
本期作者为天辅高分科技创始人——刘星亮,为大家分享:《太空相机:星辰大海中的千亿级视觉革命》。
浩瀚宇宙中,相机正悄然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从微观细胞到宏观星系,从军事侦察到农业监测,视觉技术正在太空中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生态。
作为一家太空相机公司的创始人,刘星亮至今还记得他们首款相机搭载火箭升空时的震撼瞬间。那一刻,不仅仅是他们技术的胜利,更标志着太空中“视觉革命”的新纪元正在开启。
图片
当今世界,太空相机已成为航天科学活动的核心装备,被用于捕捉宇宙图像,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探索成果和科研依据。而从商业角度看,这意味着一个巨大市场的诞生。
01
传统遥感市场
伴随着万亿国债的加速释放,卫星遥感产业在自然资源、应急减灾、生态环境、水利、农业等to G领域的需求依然不减,卫星遥感产业整体短期仍处于朝阳阶段。同时,遥感产业的 “第二增长曲线”(包括线上业务、海外业务等新兴领域)有望迎来快速爬升阶段。总体来看,伴随着下游市场的加速修复,“十五五” 时期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左右,行业高景气逻辑不变,卫星遥感预计仍将是卫星产业中成长属性相对更高的细分赛道。
图片
02
通遥一体化市场
美国星盾计划基于星链技术,但强化了军事属性。截至2025年9月,已通过猎鹰九号火箭发射199颗卫星,计划最终部署超过1.5万颗卫星,形成分布式低轨网络。卫星初期运行在300公里轨道,后期逐步调整至500-900公里,通过密集部署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其轨道高度低于传统高轨卫星,可显著降低信号延迟(至20毫秒以下),并提升对地观测分辨率。
图片
我国星网、垣信卫星的低轨通信星座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通遥一体功能集成模式。地面已经形成高度集成的生态系统,比如手机,最早只能通信,发展到一定程度加装了摄像头,后又加装了导航芯片,成为通信、遥感、导航多功能设备。太空中的部署速度和迭代速度虽然比地面要慢,但大趋势和逻辑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03
深空探测市场
全球商业航天参与到国家任务中的航天光学企业举不胜举。比如美国的仙童公司、马林公司、瑞典哈苏公司、德国的蔡司公司、日本的佳能、尼康公司。随着我国商业市场的开放,一批有技术实力的航天光学企业也是有机会参与国家型号任务中提供深空探测的光学载荷以及解决方案的。
图片
除对地观测之外的应用场景,空间碎片监测、空间攻防、太空预警、深空探测等场景也是未来遥感的一个重要场景之一。
04
其他市场
空间光学技术的迁移性是打开其他市场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创业者,刘星亮认为创新思维和跨行业应用能力是太空相机公司成功的关键。日本三鹰光器公司的故事给了他很大启发。这家只有50名员工的小企业,生产出的照相机被NASA采用,其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他们征服从微观到宏观世界的秘密在于将宇宙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该公司开发了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显微镜空间定位仪“天鹅座”,这成为公司迈向救助生命的“医疗”领域的转折点。这种跨行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值得所有太空相机企业学习。
图片
未来五年,随着中国商业航天发射成功率逐步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低成本发射将成为太空相机普及的加速器。太空相机技术将进一步渗透到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等民生领域,形成“太空技术、地球应用”的良性循环。那些今天在小行星探测中使用的成像技术,明天可能就会应用于早期癌症检测;那些为观测深空而研发的光学系统,不久可能就会出现在智能手机中。太空相机产业正在成为连接星空与现实的关键桥梁,它的光芒才刚刚开始闪耀。
作者简介
刘星亮,天辅高分科技CEO&总经理,曾供职于上海航天八院,参与深空探测器设计与研制工作,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曾任某头部商业卫星公司CTO,设计研制八颗商业卫星,在轨100%成功;2020年创立天辅高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