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1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王录与团队正全力检查设备机房用电情况。他们需确保大功率用电时电网电压稳定、功率容量充足。"载人飞船发射对用电要求极高,任何瑕疵都可能影响任务",王录强调。这位来自靖远县的技术专家1994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深耕雷达供电领域近三十年。
在办公室监控屏前,王录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发的"电能质量高速监测与分析系统"。这套系统破解了特种设备供电缺乏实时监测的难题,实现毫秒级响应与零差错运行。当用电环节出现异常,系统立即报警,工作人员可迅速处置。"40毫秒电力中断就可能导致设备瘫痪半小时",王录解释,这0.04秒的瞬间短于人类眨眼,却足以让需预热的测控设备重启耗时30分钟,造成关键数据缺失。
任务关键阶段,团队在测控设备供电入口实施高密度无缝隙监测,完整记录故障数据。同时采用双回路供电、多电源备份策略,在末端配电系统部署UPS不间断电源、母线超级电容等核心技术,显著提升设备抗电压跌落能力。"火箭不点火,‘双想’不停止",王录道出团队铁律——通过预想排查隐患,通过回想复盘改进。每次发射前,他们反复确认供电系统,将整片测控区电路布局深烙脑中。
如今,这套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已为多次航天任务筑牢电力屏障。王录表示:"我们将持续探索电力保障新技术,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确保每次任务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