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业面临政府预算削减及裁员压力,但卫星等下游商业需求稳定增长,长期前景仍被看好,行业呈现短期调整与长期乐观并存态势。
波音因NASA合同或结束将裁200人,SLS高成本引争议,SpaceX星舰被建议替代,NASA维持现有计划。
美太空部队、情报机构角色重叠引发混乱,战略偏防御性被批,专家呼吁政策调整以明确职责及强化进攻能力。
True Anomaly在长滩设立新厂,靠近美太空部队,开发军用卫星及机密项目,总部保留科罗拉多,正筹备Victus Haze发射任务。
河北邯郸600株“太空”小麦苗在海南育种,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种子完成诱变试验;SpaceX猎鹰九号火箭第26次回收刷新纪录。
美印建立INDUS创新伙伴关系,推进太空、能源等领域合作,包括NISAR地球科学任务及印度宇航员赴国际空间站计划,但项目面临技术挑战与延期。
太空太阳能发电可解决地面光伏不稳定和地域限制问题,利用微波传输能量,随着火箭成本下降,可行性增加。
欧盟推动空间运营与服务战略,拟通过机器人、AI等技术构建可持续空间基础设施,计划2030年演示ISOS4I任务,投入约1亿欧元促进相关研发。
中国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太空服务及配套公司,以创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涵盖火箭回收、载人飞船、太空安全等领域,填补市场空白,助力航天产业升级。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2月10日宣布,该局已选择加州理工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领导其太空制造计划的最后阶段。该项目名为NOM4D(新型轨道和月球制造、材料和质量效率设计),旨在解决太空基础设施中火箭鼻锥容纳货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