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加速推进太空旅游,拟2028年首飞,以“船箭协同”模式破局,力争抢占万亿级市场。
武汉大学创业团队首批入驻湖南商业航天孵化器,实现卫星毫米级监测技术,应用于管道沉降。
河南双航基金完成对天兵科技新一轮5亿元投资,累计达6亿元,将助其在巩义发展,促产业集群与结构升级。
西昌专场发布会透露,西昌发展商业航天占优势,产业集聚初显,将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同时推动钒钛产业发展。
陕西以8秒下线液晶电视、百吨火箭发动机试车、空天动力平台建设等硬核科技,展现创新加速度,重塑中国制造新坐标。
西昌将商业航天列为“一号工程”,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目标2026年航天港初具规模,2030年形成千颗星年发射能力。
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聚焦商业航天等产业,逾2000人参会。
中国商业航天十年间企业加速证券化,技术与应用突破,区域协同发展,正从研发向量产商业化转型。
证监会支持商业航天企业科创板上市,我国该领域十年发展,企业与融资增长,多地布局,加速产业化。
据媒体报道,中科宇航研发的起飞重量625吨的“力箭二号”,计划9月首飞,中国商业航天迈向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