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稳定且服务性能优异,自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于去年和今年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工程收官之战,发射五颗导航卫星。其运行精度不断提升,具备全球定位、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等7大功能,服务性能稳定,能满足多样化需求。防灾减灾是北斗典型应用领域之一,它还深度融入多行业领域,在大众消费领域成果丰富。北斗系统工程1994年立项,历经三十年实现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成为我国规模大、覆盖广、性能高且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复杂航天系统,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已被100多个国家使用,未来将在世界卫星导航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11月28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座谈会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未来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上,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10月24日,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共签约和发布项目142个,总投资582亿元。其中,78家单位的37个合作项目将在峰会期间进行签订,总投资127.3亿元。
丝路电商班列、灵武无人农场、北斗智能游艇北斗新应用持续拓展。
北斗助力低空经济、气象监测、交通运输等多行业领域发展
9月27日,湖北省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作为湖北省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2023年全省北斗产业规模达660亿元。
9月26日,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院”)上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9月22日,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研发的船载终端——新一代北斗多功能集成系统(MIBT)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周三晚些时候,中国发射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对备用卫星,着眼于未来升级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