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因技术复杂和环境极端致救援困难,上升与再入阶段风险最高,阿波罗13号成功案例凸显救援必要性,未来商业航天需建立救援体系。
成都青白江区启动30亿元航天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商用航天产业基地,年产卫星300颗及组件200套。
光年探索研发不锈钢火箭结构件,制造成本降80%,效率提升3-6倍,推动商业航天低成本发展。
Exlabs与Antares合作研发核动力航天器,拟2028-2029年执行轨道任务,核能被视为深空探测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改革班组体系,推动"玲珑一号"芯片研发及数字化转型,促进跨部门协作创新成效显著,更带来了航天电子系统技术的突破。
我国商业航天自2015年政策放开后迅猛发展,民企突破火箭卫星技术,以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驱动,成为新质生产力标杆。
南洋科技实现碳纤维预浸料量产,拓展至医疗领域,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建设火热,但卫星公司集体亏损,因成本高需求难满足。短期突破口在低空无人机应用。
上海出台31项措施促服务业创新,聚焦科技领域,推动低空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200亿元。
德国伊尔萨航天公司航天公司获挪威民航局发射许可,拟20日从安多亚发射场首射光谱火箭,系欧洲(除俄外)首次垂直发射,验证系统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