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利用“洞察”号数据证实火星存在固态内核,半径约600千米,成果发表于《自然》。
9月3日卫星产业ETF(159218)跌1.2%、成交额超2100万,连续4日吸金超1.62亿,我国低轨组网加快且2030年卫星用户将超千万。
9月2日国内首颗商业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嘉州号”在乐山冠名,即将于酒泉发射,开运集团将在乐建光学基地,2026年初投产。
Redmi Note 15 Pro+首次搭载中国移动自研北斗通导融合芯片,实现卫星通信,支持无网络环境消息发送。
国防科技大学杨俊教授团队在天基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OSSMC方案并在《国家科学评论》刊出。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复赛在深圳启幕,90项目竞技,涵盖低空飞行、商业航天等新兴业态,22个港澳项目,超六成获资本青睐。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定于9月11日在南京开幕,主题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将展示“引力一号”等商业航天成果。
9月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闭幕,展航空航天材料,吸引多国参展,带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投资超700亿元。
8月商业航天新增19家企业,国有资本布局、头部企业扩张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迈向集群发展。
海南省9月将在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首推航天主题债券,聚焦新质生产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