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宣布启动卫星物联网两年商用试验,推动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商用,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振华与长光卫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吉林一号卫星系统深化合作,整合双方在电子元器件与卫星技术的优势,共同推动商业卫星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3.15亿元,增幅10%,该公司2024年9月成立,主营微小卫星制造等业务。
湖南株洲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超 170 亿元,4 年构建全产业链,2025 年核心产业增速 34.37%,赛德雷特等企业助力成本降低。
中泰资本负责人迟超称,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企业将享更多政策红利,公司将在琼成立10亿元基金助力发展。
文昌国际航天城卫星超级工厂工程超90%进入冲刺,预计年底投产,以“出厂即发射”优势年产能千颗,助自贸港航天发展。
10月11日“吉林一号”再添新星,老工业基地吉林借政策与创新驱动,以长光卫星为核心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实现商业航天“太空突围”。
吉天星舟完成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资金用于光学遥感载荷设备补充及产业化,推动"三高"技术商业化。
10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千帆18组卫星,千帆星座卫星增至108颗,提供全球互联网服务,计划部署超万颗。
成都锦江区首颗商业卫星 “锦江星元号” 10 月 16 日举行出征仪式,计划四季度发射,具备卓越性能,能支撑多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