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清晨,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三小时后,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完成第8次空间站物资补给任务。这条高效的地球-太空物流通道已稳定运行四年多。
本次任务创下空间站阶段货运量新高,达6.5吨。天舟九号装载了固态、液态、气态等全品类物资,包括需特殊防护的国产舱外航天服。飞船工程师在22.5立方米舱内精心规划货物布局,确保大件设备"零磕碰"运输。
天舟系列已掌握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本次任务首次实现三个月应急发射能力,采用"发一备一"模式,天舟十号飞船已在北京完成备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白明生表示,这保障了空间站物资供应的持续稳定。
长征七号火箭通过全数字化设计实现精细化管理,发射场准备周期从38天压缩至25天,临射检查时间由24小时缩减至8小时,并具备120秒延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还搭载了智慧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火箭状态并自主调整飞行轨迹。
发射前最后装载的是生鲜货物和科学样本,包括信用卡大小的脑类器官芯片。中科院研究员秦建华指出,该实验将探究太空环境对人脑结构的影响机制。文昌新建实验室为生命科学实验提供了便利,中科院研究员应浩的肌肉细胞研究项目也在此次升空样本之列。
天舟九号同时验证了两项前沿技术:新型太空测距装置和推进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振华表示,这些试验将助力空间技术突破。未来我国将构建更灵活的天地物流体系,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已进入验证阶段。
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未来将有更多航天器从这片椰林奔赴深空,为中国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更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