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变成"写代码":这家两人公司正在颠覆制造业的游戏规则

图片
在迪拜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城市,一家名为LEAP71的初创公司正在重新定义工程设计的边界。这家只有两名员工的公司,却能做到传统大型团队数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仅用一周时间就能设计出完整的火箭发动机,并通过3D打印直接制造测试。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制造业未来的深刻变革。
从F1赛道到火箭实验室的顿悟
创始人约瑟芬·利斯纳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这位曾在F1车队担任空气动力学专家的工程师,在目睹了传统工程设计的低效后,萌生了用代码重构制造业的想法。"在F1,表面上看是高科技和创新,实际上却是数百名工程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绘制几乎相同的翼片。"利斯纳回忆道,"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工程师,而是更好的工具。"这种顿悟最终催生了LEAP71的核心理念:将工程设计知识转化为可重复使用的算法。在利斯纳看来,现代工程师不应该沦为"glorifiedtruckdriver(glorifiedtruckdriver)",用鼠标在CAD软件中重复绘制零件,而应该成为"设计逻辑的程序员"。
图片
"物理世界的编程语言":PicoGK与Noyron
LEAP71的技术架构由两个关键部分组成。首先是PicoGK,一个开源的体素几何内核。这个名称颇具深意:"pico"代表其小巧的体积,"GK"是几何内核的缩写,而发音同"孔雀"则暗合迪拜街头常见的孔雀——这些优雅的生物时常造成交通堵塞,就像复杂的几何模型挑战着传统设计软件的性能边界。更重要的是Noyron工程引擎,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工程设计知识库"。在这里,火箭发动机、热交换器等复杂设备的"设计DNA"被编码成可调用的算法模块。输入材料特性、推力要求等参数,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完整的设计方案。"这就像为物理世界创造了一种编程语言。"利斯纳解释道,"一旦我们编码了某个设备家族的设计逻辑,比如所有火箭发动机共有的'基因',它就能衍生出无数'表型'——从传统钟形喷管到航空尖峰发动机。"
图片
颠覆传统的设计哲学
LEAP71的工作方式彻底颠覆了工程设计的传统范式。在典型的航空航天项目中,设计-仿真-修改的循环可能要重复数百次,耗时数月甚至数年。而LEAP71的方法是将已验证的工程原理直接编码进算法,大幅减少对仿真的依赖。"仿真只能给你漂亮的图片和高昂的计算账单。"利斯纳直言不讳,"真正的洞见来自快速迭代和物理测试。我们的代码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设计,这种速度带来的学习效率远超等待超级计算机的仿真结果。"这种理念已经得到验证。在过去一年里,LEAP71设计的9款火箭发动机直接从代码进入实际测试,未经任何人工修改。"算法输出的设计第一次测试就成功了,这种开发速度是革命性的。"利斯纳说。与大多数工程软件不同,LEAP71的工具完全没有图形用户界面(GUI)。这种看似极端的做法实则深思熟虑:"如果你不想写代码,这里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愿意,你将获得对系统的完全控制权。"这种"代码优先"的哲学带来了惊人的灵活性。同一个算法库,只需调整参数就能设计出截然不同的产品。比如用95%相同的代码基础,既能生成传统火箭发动机,也能输出完全不同的航空尖峰发动机。
图片
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
LEAP71的实践预示着制造业可能迎来根本性变革。正如软件行业从汇编语言发展到高级编程语言一样,制造业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工程师不再从零开始设计每个零件,而是调用预先验证过的设计模块。"想象一下,如果设计火箭发动机变得像编写手机应用一样高效,太空产业会发生什么变化?"利斯纳设问道。目前,几乎所有航天初创公司都不得不自行研发火箭发动机,这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LEAP71的目标是将发动机设计"产品化",使航天产业能够像汽车工业一样,形成专业化的供应链。这种愿景正在逐步实现。LEAP71已经与多家航天公司展开合作,并计划在今年尝试打印"史上最大尺寸的航天部件"。当被问及NASA等传统航天机构如何看待他们的工作时,利斯纳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我想他们正在密切关注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