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商业航天领域将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近期,火箭发射活动进入密集期。8月17日22时15分,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起飞,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日16时5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卜益力表示,商业航天产业正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预计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有望培育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此前航天科技集团已实现"一周三发"的高密度组网节奏,市场机构认为卫星互联网正叩响高密度发射时代大门。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2025年下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力箭二号等新型可回收火箭将迎来首次试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接力"发射验证了高频次发射能力。

东方证券表示,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等新工位建成,未来将形成"沿海+内陆"互补发射网络。海南二期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新建两个发射工位,建成后年总发射能力有望达60发以上。

卫星高密度发射得益于运载能力提升和发射成本下降。光大证券测算显示,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降至2万元/千克;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至2万元/千克;力箭系列单位发射成本在1.5-3万元/千克区间。随着火箭可回收技术突破,单位发射成本有望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商业航天领域正迎来资本爆发。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4.3亿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元。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企业均已启动上市辅导。

长城证券认为,2025至2026年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迈入发射加速阶段,地面基础设施持续演进将反哺发射进程提速。广东华辉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华明表示,预计2025年将见证更多可重复火箭发射和低轨卫星组网,市场资金涌入有望加速产业实现商业闭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