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网讯,据港交所披露易官网,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于8月25日更新招股说明书,相关状态变更为“处理中”。
这也意味着,上个月因招股书满六个月失效后,国星宇航并未停止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正继续冲刺“商业AI卫星第一股”。
当时,便有资本市场人士向泰伯网表示,招股书失效的现象在港股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公司的财务数据过期,而非上市终止或暂停。”
图源:港交所披露易
相比2025年1月初次提交的版本,更新后的招股书较为明显的变化是延长了报告期:截止日期由2024年9月30日变更为2025年6月30日,新增9个月的业绩数据。
在新增报告期中,国星宇航的商业化能力正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均呈增长趋势。
最新版本的招股书显示,国星宇航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77亿元、5.08亿元、5.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6.6%;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 65.1%。
从招股书看,国星宇航将其业绩增长归结为技术能力及市场拓展等原因:“得益于我们的AI卫星技术、强大的卫星研制能力、加强的获客能力及取得更高价值的合同,我们于往绩记录期实现快速的收入增长,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6.2百万元增加65.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41.3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我们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收入增加。此增加反映了客户对我们技术进步和能力的认可。”
结合公开信息,今年以来,国星宇航的卫星资产逐步增多,并且商业化进程加快,卫星资产的造血能力有所增强。
据招股书介绍,国星宇航是中国最早研制及发射AI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所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一。”
2025年5月14日,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代号021任务),将12颗计算卫星送入轨道,这也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发星座。招股书显示,该批AI智算卫星(XSD-37及XSD-38)的在轨算力达到每颗卫星744 TOPS,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它们是全球在轨算力最高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