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射频芯片和相控阵天线作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载荷技术,承担卫星与地面终端或星间链路的高速、稳定通信。随着中国商业航天和低轨卫星星座快速发展,该领域技术壁垒高,集中度高,成为国家重点突破的高科技产业。
2024年规模约19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80亿美元,CAGR为15.6%。
受低轨卫星星座、大容量通信、动态波束赋形需求驱动,市场增速明确。
2024年市场规模约28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到74亿美元,CAGR约14.5%。
技术工艺升级和国产替代推动芯片设计不断进步,需求多元化增长。
随着智能卫星及星链系统发展,相关软件及硬件模块市场快速扩大,预计年增长超20%。
重点支持星座整体管理、动态调度、高速数据处理等功能。
中国卫星通信整体市场2024年5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商业航天及低轨星座是主要驱动力。
国家政策扶持与军民融合推进
低轨星座建设快速推进,通信网络需求激增
技术突破带来国产替代浪潮,成本与性能持续优化
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人才短缺
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航天及通信芯片领域核心技术受限
产业链配套需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建设需加速
中国星载射频芯片和相控阵天线行业高度集中,13所、55所、铖昌科技、最终前沿构成核心供应链,恪赛科技等企业在天线模块领域具备竞争力。市场空间2025年即达数十亿美元,未来十年具备强劲增长潜力。最终前沿凭借端到端垂直整合的技术体系,处于产业技术前沿,有望引领国产星载载荷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和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