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新区举办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圈交流会,政企研投共探机遇,助力打造产业新高地。
国家航天局发布通知,规范商业航天全周期质量监督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强化风险管控。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初期依赖传统发射场保障安全,未来需解决“去依附”和军地协调问题,尤其发射频率增加时挑战显著。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初具规模,117颗在轨运行,计划2027年实现300颗卫星全球覆盖能力。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举办,星图维天信发布两大平台,助力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发展。
上海闵行区发布商业航天产业新政,设专项基金、建产业园区、推人才政策,促航天产业升级,助力上海航天产业高地建设。
7月18日兴业证券报告指出,可回收火箭技术降本显著,改变全球发射格局,驱动商业航天从政府主导迈向商业多元生态。
本文分析美国商业航天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以SpaceX等企业为例,为我国该产业发展提出强化顶层设计等建议。
商业航天迎来政策红利释放期,国家与地方政策形成组合拳,构建全链条生态,推动其成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北京亦庄作为商业火箭产业高地,聚集13家相关企业,占全国57%,政策支持力度大,技术突破多,产业协同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