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以8秒下线液晶电视、百吨火箭发动机试车、空天动力平台建设等硬核科技,展现创新加速度,重塑中国制造新坐标。
西昌将商业航天列为“一号工程”,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目标2026年航天港初具规模,2030年形成千颗星年发射能力。
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聚焦商业航天等产业,逾2000人参会。
中国商业航天十年间企业加速证券化,技术与应用突破,区域协同发展,正从研发向量产商业化转型。
证监会支持商业航天企业科创板上市,我国该领域十年发展,企业与融资增长,多地布局,加速产业化。
据媒体报道,中科宇航研发的起飞重量625吨的“力箭二号”,计划9月首飞,中国商业航天迈向新进程。
西安光子制造园区成果显著,其孵化企业产品应用于航天领域,陕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在商业航天等产业集群实现突破。
上海科创板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依托科创金融优势,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其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北航“星肺共鸣”团队开发仿生肺泡芯片系统,精准模拟呼吸运动,用于航天健康管理及地面肺病研究,推动产业应用。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商业航天等领域准入放宽、壁垒破除,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