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3月6日第八次试飞,第二级失联,一级助推器成功回收,原因分析中。
低功耗卫星数采终端通过多种传输方式高效采集数据,适用于地质灾害预警、电力监测等领域,采用太阳能供电且通信成本低廉,已投入多行业应用。
航天长征公司半废锅气化技术通过国际领先鉴定;2025年长八系列火箭计划执行10余次发射。
武汉理工大学华林团队首创铝合金预硬化技术,助力长征十二号火箭成功首飞,并拟应用于民用汽车制造领域。
陆海空间启动东方慧眼星座建设,计划2032年建成252颗卫星组成的全天候观测体系,李德仁院士提出AI驱动时空智能,核心技术已通过实验验证。
人工智能初创Danti将地球数据搜索引擎扩展至更多政府机构,整合卫星图像等多源信息提供实时分析,获830万美元投资。
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约克太空公司计划2025年为商业客户发射五次任务并执行美军机密实验,使用与太空部队同款卫星平台,强调商业能力满足国安需求,同时扩展制造能力。
商业航天推动火箭产业链发展,涵盖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及通信导航等应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驱动增长,未来聚焦低成本高效方向。
Intuitive Machines第二次月球任务着陆器侧翻月球表面,科学任务受阻但数据传输正常,传感器数据矛盾致方向不明,股价下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