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安徽合肥成立,系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将推动全球合作探索宇宙。
中国科研人员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突破月球生存技术,包括取水制砖和通信导航,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并吸引多国合作。
俄罗斯计划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首座核电站,核能是深空探测关键,俄罗斯领先该领域,优先发展月球基础设施。
深空探测实验室成立三周年,实现月壤3D打印等多项技术突破,推动国际合作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NASA为恢复Psyche探测器电力推进,启用备用推进剂管线,计划6月中旬重启推进器,继续探测金属小行星任务。
天都一号成功进入地月共振轨道,成为首个实现该技术的探测器,其数据将为航天器自主导航及地月空间开发提供关键支撑。
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将于29日凌晨发射,执行小行星采样返回及长期探测任务,总周期超10年。
第二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全球十余国300余位航天专家共议深空探测、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协作发展。
中国宇航学会发布宇航领域科学问题研究进展,规划太阳系边际探测三步战略,并呼吁人才加入航天事业。
Ramon.Space公司推出适应太空环境的先进计算系统,支持在轨编程与多轨道任务,已参与超50次任务且零故障,推动太空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