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宣布“星舰”拟2026年底携人形机器人登陆火星,载人任务或于2029年实施,近期试飞曾失联。
中国2025年将推进空间站应用与载人探月任务,深化中巴航天合作并启动外籍航天员选拔,稳步研制登月装备,目标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蓝色起源2月25日完成新谢泼德第十次载人飞行,六人中一人匿名,发射因技术问题延迟19分钟,乘员舱安全着陆。公司称该飞行器兼具技术试验与太空旅游用途。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命名登月服为"望宇"、月球车为"探索",支持航天员月面科研活动,推进月球基地建设,未来将应用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
2024年全球载人航天发射19次,美俄中开展多项任务。美国推进空间站离轨及登月计划,俄罗斯舱段泄漏严重,各国深化合作但登月进度推迟。
我国DeepSeek公司AI产品引全球关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将辅助航天员提升任务效率,但无法完全替代人类,需突破技术瓶颈。
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 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个专题分论坛,交流最新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展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
中国公布了一份到2050年指导其空间科学计划的长期路线图,其中包括一项收集金星大气样本的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局公布了该国未来载人登月任务的宇航服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