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深蓝航天获近5亿元融资,用于星云可回收火箭研发及商业化,推进发射服务降本增效,星云一号拟年中发射,2026年将推运载力25吨级星云二号。
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前已通过天问一号完成探测,新任务面临重力、气动等新挑战。
陕西“三项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居全国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张涛建议出台商业卫星出口专项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支持民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航天竞争力,助推航天强国建设。
3月1日,张家港高新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44.3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前瞻性培育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列为未来产业,2025年升级为新兴产业并强调推动发展及安全应用,显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产业加速落地。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其定位从“未来产业”跃升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空天强国建设,建议关注低空基建等核心赛道。
中关村e谷布局全国60余园区,聚焦航空航天等七大产业,强化全链条服务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民营经济发展。
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揭牌,由冷劲松院士领衔,聚焦3D打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助力高端制造与产业集群发展,并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