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年春节到来之际,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换上“祥云服”,手拿福字,通过视频给大家拜年。3名航天员均是首次在太空过大年、迎新春。
1月8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八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八号乘组返回60余天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后,继续忙碌开展多项在轨实验与任务。上周,乘组开展了“智慧助手”在轨验证,利用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协助提升任务效能。同时,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顺利,果蝇家族有望实现“三代同堂”。此外,乘组还完成了物体重量感知、情绪状态测试等多项测试,以及微生物采样模块试验样品安装、微重力物理科学实验等工作。在设备维护与环境监测方面,乘组也按计划进行了相关检查与测量。
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与三名航天员一同踏上太空的由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副教授吴林桦和他的研究生学生丁一设计的“神十九”任务标识也获得了关注。
11月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返回舱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就此,红白条纹的神舟大伞,带着返回舱缓缓降落。
北京时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亲友们围坐在电视前等待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航天英雄凯旋。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方将继续敞开胸怀,深入推进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同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众多“追星人”在额济纳旗观礼。观礼后,人们可赏额济纳秋日美景,如大漠胡杨林景区金色胡杨与沙漠交织的画卷,当地还有“旅游 + 体育”新业态。居延海湿地候鸟众多,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夜幕下,居延明月夜文化街区有陶布秀尔演奏和萨吾尔登舞蹈。
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