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以"时空智能重构世界"为主题的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WGDC25)正式开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李德仁在大会特邀演讲中指出,所有物质世界都蕴含时空智能,需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深空、空天、水下及社会经济等多层次时空数据的获取、处理与知识挖掘。
李德仁院士强调,实现全球时空智能需融合GNSS增强系统与遥感通信卫星技术,构建"天基计算+地面计算"协同体系。通过5G通信将处理后的精准数据实时传输至用户端,可有效推动时空智能技术的大众化与国际化应用。
据透露,计划于2030年完成部署的"东方慧眼"星座将包含252颗在轨卫星,涵盖144颗高分辨光学卫星、100颗雷达卫星及4颗高光谱卫星。该星座集成高精度遥感、广域成像和星载计算技术,二期工程已启动三维建模工作。
该星座由李德仁院士领衔科研团队,采用智能规划观测与场景需求分析技术,通过全球稳定覆盖与超高分辨率组合模式,实现观测效率提升300%、目标识别准确率达98%的技术指标,最终构建"五维观测"能力体系。
项目运营方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表示,星座建成后将形成每天2次全球覆盖、重点区域30分钟重访的监测能力,为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厘米级时空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