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3颗星链卫星发射历程与在轨分布
10203颗星链卫星发射历程与在轨分布
文 | 刘帅军、徐帆江、刘立祥、秦明宇、林翊钧(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截至2025年11月1日,SpaceX公司已累计发射星链卫星10203颗,占自1957年全球所有发射卫星数量(约2.2万颗)的45%,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射卫星数破万的“巨星座”系统。依托自研的天智巨星座研究平台,对星链发展历程、星座部署过程以及在轨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如下:卫星版本升级过程,呈现每两年一次大的版本升级;卫星多星座部署过程,呈现阶段部署重点等规律;7908颗在轨卫星主要分布在10个星座(“235”=2个手机直连星座+3个二代星座+5个一期星座)。 自2019年5月星链卫星V0.9版本首次批量发射以来,已经历多个版本的升级迭代,大致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各版本卫星发射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 不同版本星链卫星发射数随时间变化
可看出星链卫星从版本上,每两年进行1次较大版本提升。
其中,各版本卫星重量及通信容量等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从卫星星座分阶段部署过程来看,呈现较明显的阶段部署进程,如下所示:

图2 星链卫星星座规模随时间变化
2022年以前,主要为LEO-C1星座部署;且LEO-C1构型在2020年底发生调整,由原构型LEO-C1(pre)调整而来。
2022年内,基本完成LEO-C2星座部署,在轨持续稳定运行2年时间,自2025年起该星座内卫星减少,呈现退役趋势。
2023年至2024年初,主要完成GEN2-C1星座部署,首个二代星座的部署,由V1.5与V2.0Mini版本卫星共同组成。
自2024年中期至今,主要部署V2.0Mini版本卫星组成的GEN2星座。
截至目前,7908颗在轨卫星主要分布在如下10个星座上,其余928颗卫星多处于爬升入轨或陨落中。按星座内卫星数量进行排列,在轨星座的主要参数如下:其中,星座标识依据SpaceX公司提交至FCC申报文件。“LEO-X”为最早规划一期LEO系统(5个星座共4408颗星),“GEN2-X”为二代星座,而“GEN2M-X”为对二代星座修改后的申请文件(主要降低轨道高度,批准7500颗)。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8月至今累计发射卫星27批次,除却1次V3.0版本卫星发射,其余26批次均为组10、11和17的V2.0 Mini版本卫星。这三个组的卫星主要特征如下:
上述表格中“组X”的概念由卫星发射之初,发射任务代号命名。如10月30日发射的Starlink Group 10-37是组10,这些卫星倾角均为53.16度,根据以往发射部署规律,将用于部署GEN2M-C1星座。 星链作为人类首个发射超万颗卫星的复杂巨星座系统,其研制部署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航天器“一次性定型”的固有范式,而是采用“边建设、边设计、边验证、边调整”的动态演进策略,实现了卫星版本、星座构型等的持续迭代优化。这种将“敏捷开发”理念应用于航天制造、并通过高频次发射进行在轨验证与快速迭代的方法,为高效构建与优化复杂巨系统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