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用于建房。
韩国航天局公布路线图,计划2045年前建立月球基地,2032年前实现无人登月,并探测火星;已有月球轨道器经验。
南大科研项目随天舟九号进入空间站,研究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旨在月球生产氧气和燃料。
近日,西藏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首光观测,获月木150GHz图像,标志我国在该探测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美国宇航局选择三种月球仪器,其中两种用于月球地形车,支持阿尔忒弥斯任务载人探索。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拍摄Volcán Peña Blanca图像,显示不同岩层。团队研究水在岩石形成中的作用,使用多种仪器分析地质特征。
西湖大学启动流浪行星探测计划,获国际批准三年观测期,预计发现百余颗流浪行星,推动行星起源研究。
7月6日,国内首届深空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在合肥举行,近300名专家围绕关键技术等议题研讨。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合肥成立,系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国际科技组织,吴伟仁任理事长。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安徽合肥成立,系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将推动全球合作探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