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卫星与火箭企业上市需满足多层次资本市场条件及行业资质,未来3年将迎上市窗口期,加速全球化布局。
随着商业航天崛起,太空旅游成为新经济重要部分,分析全球现状与技术推动力,探讨中国路径,将催生万亿市场并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长光卫星举行“江苏地质号”卫星出征仪式,联合研制,近期发射,旨在提升江苏遥感监测能力。
今年商业火箭企业再扩容,新增星梭科技等初创企业,规划可回收火箭,但面临研发周期长、市场机会有限等挑战。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加速推进太空旅游,拟2028年首飞,以“船箭协同”模式破局,力争抢占万亿级市场。
丁薛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鼓励企业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
星际技术公司筹集89亿日元,用于零号火箭开发和卫星系统研发,目标2025年试飞,并加强与SMBC合作强化供应链。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与SpeQtral签署合作协议,延续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合作,推动量子互联网建设。
神十九乘组太空183天,完成近2000项工作,实施88项实验,首次种甘薯,单次出舱9小时创纪录。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研究四项成果在《自然》发表,首次揭示月球背面岩浆活动、古磁场、水含量及演化历史。